旅游系秉持“砥砺深耕、笃行致远”的系训,坚持立足教学、侧重应用的治学理念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立足本地,服务山西,辐射全国,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的应用技能型旅游行业人才。目前开设有旅游英语专业和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,全系共有专职教师68人,副教授18人,讲师30人,有VR模拟导游实训室、语言实验室等教学设施。旅游系在专业课程设置、岗位实训等方面积极探索,重视知识的复合性、实用性和前沿性,与吕梁北武当山风景区、于成龙廉政文化园等旅游景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,为学生提供高品质实训实习服务。
冯军平,历史学硕士,副教授。国际劳工组织、国家人社部SIYB认证讲师,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,国家旅游局“名导进课堂”师资库师资,国家导游资格考试山西考区口试主考评委,国家高级导游员,山西省旅行社和导游行业专家库专家,首批政务导游员,晋绥文化研究会会员,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,古文化研究会会员。曾获“山西省优秀导游员”“山西省最美导游员”提名奖。主要研究方向:中国古代史、旅游文化、地方文化、文旅融合发展。 | 马晋红,副教授,多年从事英语听力、口语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研究,先后发表学术论文“英汉思维差异对跨文化的影响”、“英汉禁忌语”、“从语言学角度提高听力水平”、“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口语”等8篇。曾获“吕梁市师德先进个人”、“吕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”、“吕梁市模范教师”、“吕梁市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”称号。现任山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。 | 田志华,副教授,山西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,专业八级。自2004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,与同行合作出版专著《实用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》,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《悲惨世界》中的人道主义解读、“风筝”意象的多重解读等多篇学术论文,获“优秀教师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优秀党员”、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及“突出贡献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 | 王丽华,副教授,大学本科,从事外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发表《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》《对《匹克威克外传》幽默讽刺艺术的分析》《中西文化互观中的简.爱与林黛玉》等多篇论文,并出版著作《跨文化教育在当代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与思考》。曾获学校“优秀党员”“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优秀奖”被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“吕梁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突出贡献奖”。 |
郭丽萍,副教授,大学本科,从事地理和旅游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发表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》《关于祁县乔家大院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》等多篇论文,并出版著作《文化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》。 多次获得学校“模范教师”、“优秀党员”、吕梁市“优秀团干部”、山西省“优秀团干部”、山西省“新长征突击手”等荣誉称号;山西省委、山西省教育厅、山西省文化厅等十一家单位联合评为“暑期大中学生志愿者文化、科技、卫生‘三下乡’活动优秀指导教师”。 | 彭贞,女,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,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专业教师。发表学术论文《基于SWOT分析的旅游民宿经济发展研究—以肇兴侗寨为例》《论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性—以茶颜悦色为例》、个人发表软著《互联网旅游景区门票管理系统》,参与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(21GZZD12)、文旅厅2021年度重要课题《推进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》等项目,参与编撰吕梁市2023年重点研发项目《吕梁市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》。 | 田娟,硕士研究生(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)。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专业教师,参编著作《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》,发表论文《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》。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:《夜经济视角下城镇居民夜间休闲体育行为模式、综合效应及发展路径研究》;省市级课题:《乡村旅游背景下山西特色体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》等9项。参与编撰规划项目:《大同市“十四五”体育产业发展规划》等多个项目。 | 张倩,硕士研究生(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)。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专业教师。发表论文:《黄河流域“五位一体”综合评价体系建构与空间差异研究》《乡村旅游扶贫研究:国内外进展与启示》。主持研究生创新项目省级课题:《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-环境-社会协同发展网络及其影响机制》;参与山西省经济社会统计科学研究课题:《山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》等10余项课题;编纂规划项目:《大同市“十四五”体育产业发展规划》、 《三明市“十四五”体育产业发展规划》、《姑姑山生态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》等。 |